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

《魔警》︰人心總納一點黑

入場前聽說《魔警》是參照06年徐步高槍擊案,加上是林超賢與張家輝黃金搭檔,故對電影抱有頗高期望。可惜電影有兩大致命傷︰一、劇本犯駁處處,且單薄,對人物心路歷程的轉變描繪得不夠深入;二、吳彥祖演技未夠精湛,無力handle此角色,結果令整齣電影慘不忍睹。

電影前段及中段集中火力營造懸疑和緊張感,先有多場林超賢最擅長的街頭駁火警匪情節,後有匪徒「鬼打鬼」內訌情節,最後又發現匪徒首領原來僅是貌似張家輝。但這一切的鋪排其實與「魔」毫無關係。(對於匪徒原來只是「貌似」張家輝這一部分,已經教人看得難受,中式輪迴的戲碼與電影本身的配合很突兀,很難令人信服。)


吳彥祖飾演的警察王偉業的成魔之路,是源於自小被父親灌輸「為人要正直」等等的價值觀,直至父親在一場抗爭中,張家輝飾演的防暴警察在混亂中向他誤擲燃油而被活生生燒死。報復心油然而生,心中的正與邪激烈爭扎下,導致王偉業精神分裂。

也許林超賢今次欲作新嘗試,以最擅長的警匪片,混合心理懸疑元素,野心可大,可惜他道行未夠高、功力未夠深,未能將王偉業內心的正邪爭扎仔細深入地勾勒出來。魔不夠魔,正又不夠正,以致角色唔湯唔水,心理轉折位有點無厘頭。王父經常灌輸正義觀念,與他火爆愛打兒子有何關聯?


第二大致命傷,是吳彥祖本身。他演繹的角色,長期處於近乎瘋癲狀態,角色的心理轉變亦演譯得很平面。暗地出手令匪徒內訌,有何意義?與其內心爭扎又有何關聯?正與邪的爭扎,似乎僅被「邪」淹沒了。

同時以思覺失調為題材的電影,有馬田史高西斯執導的《不赦島》。與《魔警》相比,頃刻立見高下。前者前中後段的鋪排極具層次,同時能營造懸疑感,令觀眾邊看邊剝洋蔥般,教人不寒而慄,到最後真相大白時,更為之一懾。反觀《魔警》,還未夠火喉,令人遺憾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